中小学生作文网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XML地图 Tags标签 手机版 APP客户端 浏览记录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手机版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抒情哲理散文:叹杜甫_1200字

抒情哲理散文:叹杜甫_1200字

时间:2024-03-04 12:03:24 | 作者:秋季淡陌
听作文 - 抒情哲理散文:叹杜甫_1200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成都,浣花溪畔。

  凛风呼啸,骤雨倾盆,他的茅草屋摇摇欲坠,他却在风雨中喊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千多年过去了,他的夙愿似乎还未彻底实现。

  只是,杜甫之后再无杜甫,老了一片苦心,碎了一纸愁情。

  “诗人”本应是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词。你看李白,他想成仙,便吟诵“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他赏山游水,也豪情四溅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他哪怕有一点郁闷孤寂,就会高举酒杯浪漫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将诗人的浪漫飘逸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已经羽化成仙。陶渊明仕途失意尚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似乎进退都不曾伤筋动骨。

  而同为诗人的杜甫,却偏不如此,既不欲成仙自娱自乐,又不甘自守清高,他心系苍生,只想着社稷,宁愿背负着太多太多的疾苦,与个人肤浅的快乐绝缘。

  杜甫年轻的时候,理应也有诗人的洒脱。他曾北游齐赵,南下吴越。登山则情满于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观水则情溢于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望日则寄情于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听雨则情融于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或者说,那时的杜甫,还只是个诗人。

  他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来到长安,不想宏图未展竟奔走流落,投诗自荐却尽受冷遇。寓居长安十年,看尽人世悲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刺痛了他的心。于是他抛却了作为诗人的小情怀,真正地走进民间,他渴望的不再是卓越政绩,而是一座能容天下百姓的楼宇。

  或许,他偶尔也会想起十二年前,与李白初遇洛阳的情形。“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是否让杜甫羡慕?羡慕他“飘然思不群”,羡慕他曾“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羡慕他“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羡慕他沐浴了盛唐的芬芳?而这所有的一切,杜甫都无缘享有。

  继而安史之乱爆发,他空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却只能在兵荒马乱之中寻求安身之所。或许正是那些日子,逐渐将杜甫雕琢成今天我们熟知的杜甫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

  我看到了杜甫蘸着泪与血,在残垣断壁上挥洒着自己的愤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时的杜甫怕已白发苍苍,步履维艰。他守着成都的茅屋,自始至终都不曾忘记天下百姓。

  杜甫生活的地方,如今被叫“杜甫草堂”。十年前,年幼无知的我也曾游览于此,只是看到的不是茅屋,而是300亩园林,雕廊画栋宏伟气派。我们早已看不见杜甫曾经的苦难,他的负薪采栗、食不果腹早已被茂密的竹林、被小园香径所抹去。唯一没有背叛杜甫的,只有那流传千古的文字。

  我想起了一句话“不惊扰便是尊重”。杜甫的精神,必永存于那破败的茅屋中,注视着星移斗转,期盼着天下太平。我的思绪离开了杜甫草堂,想着一千多年前杜甫离开这里,沿江而下,辗转流离,以舟为家,最后带着无尽的忧愁离开了这个他深爱又无力改变的世界。

Tags标签
复制全文
听作文
评论区( 抒情哲理散文:叹杜甫_1200字)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 正在为您加载评论……


每页10条,共0

版权声明:

1、作文《 抒情哲理散文:叹杜甫_1200字》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作文《 抒情哲理散文:叹杜甫_1200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4、本页网址: https://www.jx7.net/chusanzuowen/174590.html

next
play
next
close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