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读后感:《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2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听 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高二读后感:《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2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蕾切尔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在本书出版两年后,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寂静的春天》作为环保运动的里程碑而被公认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的同时,卡逊于1990年被曾经挖苦过她的《生活》杂志选为二十世纪一百名最重要的美国人之一。可惜的是除了作品产生的效果,别的她已是什么都看不到了。但是就在她弥留的时刻,她仍不乏幽默感:当问她要吃什么时,她的回答是:“跟其他的人一样:碳氢化合物。”  生命原本可以非常简单而快乐,可是我们的欲望让一切都变得复杂。我们必需面对这一事实:人类是地球最大的病毒。  世界因思想而改变,在这个浩淼的宇宙中,推动地球这颗蔚蓝色星球孤独地旋转的,是思想的力量。而书籍,就是凝固的思想。  环境问题,其本质,都是利益的切割问题,在中国尤其如此,而利益的切割,总是涉及更深层次的社会与政治问题权利的划分。  特里萨修女曾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今天,当我们震惊于环境问题的恶化时,我们是否依然冷漠地无动于衷?  不解决社会政治生态问题,不解决现代人的时代冷漠病,环境的疾病就不可能解决,我们的春天将一片荒芜……

Tags标签
高二读后感:《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2 网络收集
浏览(82)次  /  高二作文
收藏
推荐(66)
要加油(5)
pre
play
next
close

高二议论文:残缺也是一种美

高二议论文:有时,梦想可以造福人类

高二议论文:心田上的梦

高二议论文:保护环境

高二议论文:低碳生活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随机欣赏
随便挑,随机选,总有无视的~.~
分类 换一批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作文体裁作文素材写作指导故事大全想象高三作文
<<
X